泉州市铭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陈子昂在初唐文学革新中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时间:2024-03-29 08:08:48 浏览量:1633

    唐代文学艺术特点

    陈子昂在初唐文学革新中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陈子昂,在中国诗歌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

    讨论唐诗,陈子昂是绕过去的;犹如讨论唐代书法,孙过庭也不能绕过去一样。

    孙过庭作《书谱》,“字愈数千,妙有作字之旨,学者宗以为法”,为盛唐书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且《书谱》草书,全法右军,全篇三千七百余言,一气贯注,笔致俱存,实为草书至宝。从此求右军,乃可得门而入。盛唐狂草之先声也。

    陈子昂作《修竹篇序》,高呼恢复“汉魏风骨”,提倡“风雅兴寄”,为盛唐诗歌创作高举涂着复古色彩的革新旗帜,并在创作上予以实践。他的诗歌理论和实践,是遥看盛唐诗歌创作高峰到来,最早的鼓与呼者。

    初唐前五十年,是齐梁陈隋形式主义的延续,宫体诗充斥诗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是其代表,上官仪及其孙女上官婉儿是代表人物。

    初唐后五十年,先有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开始突破宫体内容,继有沈(佺期)宋(之问)确立律诗的形式,最后有陈子昂痛斥齐梁诗风,高倡建安风骨、正始之音,终于为唐诗开辟了发展道路,至盛唐,达到繁荣顶峰。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人(今属四川省),为人豪爽有侠气。在家乡,十八岁尚未读书,跟一批赌徒混日子。有一次他闯进乡校,受到刺激,遂发愤读书,并进京参加科举考试。

    相传他初到长安,为制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故意在闹市购买高价胡琴引人注意,并约邀众人到客舍看他演奏。一到客舍,他击碎胡琴,把自己的才学抱负表述一番,然后拿所作分赠众人,从此声名大噪。中进士后,女皇武则天一度赏识他,但终于不能重用。

    陈子昂有《陈伯玉集》传世,存诗一百二十七首。他的诗可称得上古今独步,无人否认。他的重要贡献,在于写了像《感遇》这一类诗。这类诗,虽前有王绩,后有张九龄,但所写都不及他,即使李白也难和他相比。

    他的《感遇诗》三十八首,非一时一地之作,内容抨击了武则天时期的多种弊政,多是讽刺现实,感慨时事之作,同时也塑造了诗人的自我形象。

    他有经世之略,“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然而在现实面前,却不能施展才干,还常要忧思畏祸。不能力挽狂澜,只好归隐山林,“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空怀满腔的孤愤和深沉的苦闷。

    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又称《寄东方虬书》、《修竹篇序》)中,曾说起他的复古之志:“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他颇有志把诗的风格回复到建安、正始时代,《感遇诗》便是他这一复古志愿的具体实践和伟大成绩。就诗的成就说,凡在他以前的文学遗产,几乎被他网罗殆尽,虽以齐梁文学之腐朽,到他手里也都化为神奇。他改造建安以来的文学遗产,成为盛唐诗歌发展的启门钥匙,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命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随军参谋。次年兵败,举军震恐。子昂慨然进言,且请求分兵万人以为前驱,不允。他日又进谏,触怒了武攸宜,被降职为军曹。他满腔悲愤,登上战国时燕昭王为招揽天下贤才修筑的黄金台(即幽州台,又称蓟北楼,在今北京大兴区),登台远眺,独立苍茫,仰天长啸,慷慨悲歌。唱出了雄浑苍凉的《登幽州台歌》,成为齐梁数百年来未曾有过的洪钟巨响!

    在这天地无穷而人生有限的悲歌中,回荡着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自信与豪迈,然而怀才不遇,抱负无所施展,只能够“独怆然而涕下”。读来,令人感同身受,千百年来在无数人心中不断回响!

    人生万象,任人都有感慨。子昂之感慨独高人一层,乃因他人都是由个人出发想到时空之极大无穷。而子昂能忘记小我,所思所感为纯粹之真理,跳出了时空之外!

    陈子昂既具有寥廓的宇宙意识,又富于人生情调。因为站得高,所以悲天;因为看得远,所以悯人。

    在他的诗歌中,可见到某些悲伤沉恸的地方。李白也有悲伤沉恸,但太白之恸像婴儿的哭声,并没有真正的人生痛苦;子昂之恸则是成年人的哭声,有所激而发,故容易感人。

    陈子昂是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自觉倡导者。他的理论和创作,对齐梁以来的不良诗风,起了“横制颓波”的作用,产生出了“天下翕然,质文一变”的影响。

    杜甫曾作诗称赞他:“公生杨(杨雄)马(司马相如)后,名与日月悬。”

    韩愈在其《荐士诗》中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元好问《论诗绝句》中有句曰: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陈子昂是反齐梁诗风最有力的人物。他的诗作雄浑沉郁、刚健质朴,和他在《修竹篇序》中所提出的诗歌革新主张相一致。后人的推崇充分说明了他在诗歌理论和创作史上的重要地位。

热门话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