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铭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钓鲤鱼水深5米,钓3米上鱼吗

时间:2024-04-24 05:19:12 浏览量:44223

    带钩调漂的正确方法

    钓鲤鱼水深5米,钓3米上鱼吗?

    谢谢悟空气问,钓鲤鱼都知道要钓深点,钓鲫鱼和普通鱼要钓浅点!

    鲤鱼,夏天,秋天,冬天一般都在深水区,所以钓三米左右比较合适。

    边上水深9米以上怎么钓鱼?

    你好钓友,这要看里面有什么鱼了,和自身需求,我们来挨个分析一下。

    首先不管有什么鱼,如果条件允许能够筏钓的话,那不用说了,通杀所有鱼种。只要找到不挂底的位置,慢慢打窝,进行全水层搜索,钓行程等,那就等爆护了。

    其次,没有条件筏钓只能岸钓,那可以选择矶钓竿,划漂作钓,矶竿滑漂优点不言而喻,那是优点多多,灵活性高,各个水层鱼都可兼顾,个人比较推荐。但是对装备线组搭配要求稍微高一些,需要细心准备。

    再次,如果只考虑钓中上层鱼,比如翘嘴,鲢鱼,草鱼大等。那就完全可以考虑用手杆作钓了,打浮。饵料可以选择粉儿,或者活饵都可以,根据鱼情来选择了。

    以上为个人意见,希望有所帮助,祝爆护。

    气温9到12度连续几天了,野钓鲤鱼要钓多深合适?

    如果是这个温度天气晴朗的好天气的话,可以选择向阳的岸边钓鱼。最好还是用商品饵反复抛竿打窝,然后用红虫或蚯蚓钓底。到了冬季水温逐渐下降,还能有进食欲望的只有主调鲫鱼了鲤鱼为附,鲫鱼一般都在向阳的深水处,4.5或5.4的鲫鱼竿是最好的选择,小钩细线小漂调灵会有很好的收获!鲤鱼这个温度,根据很多钓鱼前辈的经验表明,在冬天,大多数鱼儿(比如说鲫鱼,鲤鱼)都是生活在4-6米的水域中的,根本不是说越深越好,尤其是鲫鱼,在阳光比较强烈的中午时候,反而会游到相对较浅(1.5-2米左右)的水域去觅食。所以说,冬季钓鱼别以为钓得越深越好,钓位的深浅也要根据天气情况随机应变才行。

    鱼,是一种变温动物。它的体内温度随着其生活环境——水的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据专家通过实验测定,鱼类的体温与水温的温差在0.5~1℃之间。因此说,鱼的体温的变化依赖着水温的变化,而水的温度变化又依赖着气温的变化。气温、水温、鱼温三者温度的关系是:气温影响水温,水温影响鱼的体温。

    淡水鱼因鱼种不同,生活的区域不同,适应其生存的温度也不同,若水温适宜,鱼就显得活跃,食欲旺盛,繁殖力强。若水温欠适宜,鱼就显得不活跃,甚至停止进食。若水温超过鱼的生存的水温是8℃,低于8℃就会死亡。为了便于读者钓鱼时参考,现将常见的几种淡水鱼适宜生存的水温介绍如下:

    鲫鱼对水温适应能力较强,在40℃以下还会有食欲,但是,活动力差。鲫鱼的最适宜的水温是16~25℃。

    鲤鱼、鲇鱼最适宜水温是20~27℃。

    鲢鱼、鳙鱼最适宜水温是22~30℃。

    草鱼、青鱼最适宜水温是25~30℃。

    鳜鱼最适宜水温是15~30℃。

    甲鱼最适宜水温是18~32℃。

    概括讲,淡水鱼在15~25℃的水温范围内都较适宜。也就是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钓鱼效果最好。

    但是,水温是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的了,气温受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在不断变化,从而导致水温的变化。鱼对水温的变化,通过自身的调节力争适应水温而生存,鱼对水温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调节有两种方式:

    生理性调节。当水温发生变化时,鱼首先应对的办法就是自我调节。

    鱼类的敏感器官是皮肤中的微血管和鳃血管。而控制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但鱼不可能像人一样通过外在的加减衣服或开启空调来降低温度或增加温度,以使自体不受外部环境温度的不良影响。鱼类的调节办法是体液调节。体液包括体内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水分等,通过体液的生理协调,使体温尽量鱼周围的水温相接近。

    除了自我调节外,另一个办法是动态调节。因为水的温度和大气的温度有差异,由于水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水的传热放热也都大气慢,加之水有上、中、下三个层次,这三个水层的温度也有差异。水越深,差异越大。据科技工作者在某个水库测量,当水的上层(表层)温度为21.2℃时,1米深的水温为18.3℃,2米深的水温为17℃。在冬季,水的表层温度为4.3℃,水深1米的温度为4.5℃,水深2米的温度为4.9℃。当水的某层水温不适宜某种鱼生活时,它就会寻找适合自己生活的水层。如春天,当气温、水温较低时,水的浅层由于受太阳光的照射,水温相对较高,鱼就会游到浅水区生活。冬天,水面因受冷风的侵袭,水温较低,而水底的水温相对较高一些,于是鱼就沉到水底或钻入泥中、草丛中、乱石堆中藏身,可以再数日内不吞吃食物。夏天,水的表面温度高,鱼就游到有树荫的水域,草丛中或温度相对较低的深水区栖息。夏天,水的表层水温多在30℃左右,鱼对这么高的水温显然不适应,如鲫鱼,适宜其生活的水温在25℃以下,这时鲫鱼就会游到25℃的水层生活。

    这种水的上热下凉的现象,学术界称为水的“正分层”。冬天,水的深水区温度较高,而水的上层由于受冷空气的影响,相对水温较低,这种水层称之为“逆分层”。造成水的温度分层的原因是因为水的温度高,水的密度就笑,水的温度低相对密度就大,水的密度大就相对较重。再就是水的导热性差。如某个时段的气温是20℃时,附近的水温往往滞后2小时才会达到20℃,气温下降时道理也一样,水温在2小时后才会降到与气温近似的温度。

    这就启发我们垂钓者,要根据当时的气温导致的水温变化而灵活掌握如何施钓。如春天钓鲫鱼虽然是生活在水底层的鱼,这时会因为水的上层的水温较高,适宜鲫鱼生活,它也会游到水的上层或浅水区活动。

    还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稳定温。在某一个时间段内,气温变化不大,没有陡然产生的忽冷忽热的现象,这时水的温度也不会产生显著的变化,使水温处在稳定的状态。若这个稳定的状态的水温恰恰是适合鱼生活的温度,鱼就会一直显得活跃,食欲不减,这样的水温正式钓获量大的好时机。

    不少垂钓者通过实践还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某一个时段内,气温与水温的变化越大,也就是温差越大,越不好钓鱼,上钩率很低。温差相对较小时,钓获的鱼相对较多。春节和秋季温差在4℃~8℃时,夏季温差在6℃~10℃时,冬季温差在2℃~6℃时,最适合钓鱼。当我们从气象预报中获得近日温差较小时。千万不要错过出外钓鱼的机会。其科学道理是,在温差小的时候,鱼无须通过自身的机体调节温度,也无须进行动态性调节体温,自身的能量消耗相对较少

    在四米多深的水库钓鲤鱼,该怎么钓?

    在四米多深的水库钓鲤鱼怎么钓?

    钓竿

    四米多数的水库钓鲤鱼,钓竿的长度最好选在6.3-7.2米之间,软钓竿为宜,一但中鱼,韧性有所缓冲,这样才能够游刃有余。

    线组

    野生鲤鱼特别有劲,爆发力充足,非常容易切线跑鱼,主线 子线=3.0 2.0,跑了不忧,钓了不喜,5斤左右的大鲤鱼应该问题不大。

    钓钩

    可选性很多,比如 : 伊势尼9-10号钩、伊豆10-11号钩、新关东2号钩……针对5斤左右的鲤鱼,完全不在话下。

    调漂

    由于水库钓点水太深,所以调漂追求不了过高的灵敏度,双饵卧底就OK,钓目可根据个人喜好调试,推荐4目以上,否则反应不出鲤鱼的真实吃口,如果钓友眼神(近视眼)不好,更要多注意浮漂的变化。

    窝料

    水库垂钓,大鱼自然不会少,一定要舍得下血本,给鲤鱼多多的“福利”,才能有所回报。四米多的水深,除了玉米颗粒可以手撒,其他窝料最好成团打入,入底快速集中,减少分散效果。

    钓饵

    使用搓饵,原因是 : 水深,行程长,会有小鱼截口,拉饵下沉不到钓目,就会空空如也,底部鲤鱼根本没有机会咬钩。

    或者使用玉米颗粒,小鱼一般不会轻易闹钩,主抓浮漂大的动作,如 : 黑漂、有力上顶……

    问题——三十几度高温,钓友使用5.4米钓竿,在四米多深的水库垂钓鲤鱼,每次鲜玉米粒打窝,同时用鲜玉米颗粒垂钓,发现有小鱼咬钩,浮漂信号为黑漂,提竿却为空,为什么?

    1.鲤鱼喜欢高温天气,三十几度非常适合垂钓鲤鱼,5.4米的手竿钓四米多深的水,只能凑合吧!一但中鱼,竿梢很难抬起,风线太短,余地太少。

    2.鲜玉米颗粒是一款天然的谷物饵,浆汁饱满,挂钩后气味清香,窝料与钓饵又一致,搭配得非常到位。但你穿挂玉米粒的具体方法我不知道是否正确。

    钩弯处挂法 :

    需要软嫩的玉米颗粒,首先去掉胚芽,将玉米芽芯向上,钓钩从芽芯下方的中心位置穿过,置于钩弯处,露出钩尖。

    鲤鱼吸食饵料,钩尖自然会刺入鱼唇,无任何阻碍,越挣扎,钩尖刺入越牢固,提竿手腕稍微发力,更是瞬间刺破鱼唇。

    实践证明 : 把玉米粒挂在钩弯处是最科学的穿挂方法,即使鲤鱼吸饵后,发现上当受骗,想要吐出钓钩已经无力回天,锋利的钩尖不会给它半点机会 。

    水库鱼资源丰富,四米多的水线垂直于水下,难免会有游动的鱼儿碰撞到它,漂浮时而左右晃动。当鱼儿发现水线后,甚至会把它当做猎物,去吸食、嘻嘻……黑漂有时候也就不足为奇了。

    钓目设定在漂身处,虽然容易观察浮漂,但水面辽阔,无风还好,稍微有点风浪就会产生晃动,影响鱼儿吃口信号,如果遇到的是滑口鱼,更是口轻,刁钻,难以发现。

    在四米多的水库垂钓鲤鱼,需要一定的技巧,轻微的小鱼闹钩往往我们需要放过,减少提竿次数,给生性胆小而又警惕的鲤鱼创造安全的吃口环境,在耐心的等待中,终归会有那么一口,黑的让你胆战心惊,顶得让你心花怒放……

    喜欢钓鱼的你,可关注头条号——垂钓小憩,天天与你一起分享钓鱼乐趣,谢谢你的阅读!

    3.6米手竿可以在水库钓上三斤重的野生鲤鱼吗?

    野生鲤鱼在淡水鱼当中算是冲劲比较大的,3.6米的手竿在水库钓三斤重的鲤鱼,可以是可以,但是有点难度。需要把握好以下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线组搭配。这是最关键的一点,钓鱼人都知道,长竿护线。那么短竿护线的效果肯定就会差些,所以就需要质量好且线号大的线组。我通常在野钓时用4.5米竿搭配1.2 0.8的线组能钓上三斤以上的鱼,那么设想是3.6米短竿,则建议搭配2.0 1.5及以上的线组比较保险。

    刚才讲到线组,如果竿子够结实,线组够大,3.6米竿中三斤的鲤鱼后,硬生生的往岸上拖也是可以的。而在实际野钓过程中,大多数时候,短竿都是配的小钩细线,子线通常来说都在1.0以下,生拉硬拽肯定是会切线的。所以,遛鱼是决定鱼能否上岸的主要因素。

    二、遛鱼手法。有经验的钓友,在确定漂相后提竿刺鱼,第一时间就能通过手里传来的力道,判断出鱼的大概大小。三斤多的鲤鱼中钩后,要么打桩、要么往深水区游。这时咱们要第一时间竖起鱼竿,利用鱼竿的腰力控鱼。并且根据鱼游的方向,选择收竿或放,由于是短竿,我们在放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控不住时就竿尖插水,当鱼冲劲一过就赶紧把鱼拉回头往岸边牵引。一定要抓住时机把鱼拉回头!这是重点!然后再把鱼往水面上溜,让其呛水,几个回合后,就下抄网,把鱼往抄网里牵引。

    上述两段分享的是比较直观的两个方面。如果短竿细线遇到大鱼,还有三点也是很重要的。

    一个是心态。很多人都知道遇到大鱼该如何操作,往往真遇到大鱼时,就乱了手脚,就淡定不了,一顿狂拽,然后“啪”的一声切线。中鱼后,最主要的还是要淡定,要集中精神控鱼遛鱼,不要急着把鱼往岸上拽。

    第二个是忌抛满竿。抛满竿就意味着“拔河”,中大鱼后,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第三个是挂失手绳。这个是个保险装置,我自从亲眼看到旁边的鱼竿被拖入水库后,现在每次野钓都会挂失手绳。3.6米竿若配上失手绳,那么三斤的鲤鱼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即使是拉不回头、或者面临拔河时,及时利用失手绳补充竿或线的长度,则切线跑鱼的风险就会下降很多。

    以上是我的拙见,我是墨海,一名喜欢野钓的八零后,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和交流!

    调平水钓一目,有鱼为什么总是钓不上鱼,水深6米?

    你好!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6米的水深,很多钓友可能都不曾钓过,尤其是台钓手竿。这样的近岸深水,要么是山体水库,要么是桥上或一些停在水边的船上,当然还有一些人工开挖河道或者江堤。其实这个问题题主应该是疏漏了点什么,是浮漂有动作钓不上来?还是旁边的人能上鱼,你却见不到漂动?虽然都是钓不到鱼,但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其原因可能完全不同啊。看来我只能为题主的遗漏买单了,呵呵,把所有的可能都说说吧。

    第一种情形:有口却总是钓不上鱼

    调平水钓一目,一般来讲,虽然不一定是钓得很钝(钩重明显大于饵重的情况下就不会很迟钝),但起码不会是过于灵敏,所以这种调钓,浮漂有口打不到鱼,就不考虑是调钓过灵的原因,况且6米深的水,一般鱼口不会很微弱,所以这里调钓上原因直接pass,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小杂鱼或螃蟹之类闹窝:不是只有浅水才有小杂鱼,6米以上的水深上小鳑鲏的事我经历的多了去,记得几个月前秋天的时候,我在江边的船上7米5的竿子,浮漂已经捋到了近竿尖,到底还上小白条。所以这里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换用小号的鱼钩加上适当的放口试试,如果真的上了小杂鱼,那答案就揭晓了。

    2、鱼钩偏大:有很多的钓鱼人对于鱼钩的选用很不在意,恨不得用6、7号伊势尼打遍所有水域。鱼吃食商品饵团与活饵的方式完全不一样,较大的鱼钩在台钓中很是影响中鱼,如果目标鱼只有一二两,那极有可能多数都是有口不中鱼。但这类钓友针对他人的劝说,还总是回上一句,我不是也钓到鱼了吗?这是态度问题,还真无解。

    3、饵料方面的原因:饵料上多不会是味型的原因,野钓水域的鱼对味型还真不是太挑剔。饵团过大过硬会影响其适口性,如果不是大型鱼类,搓的饵团一般不建议超过花生米大小,而且要么是软粘的,要么是干散的,不是守大物的情况下,尽量不要把饵料整得又硬又粘,又硬又粘的饵除了在杂鱼中守大鱼、避鲢鳙,基本上是一无是处。同样是硬饵,干饵在入水后会因吸水崩开雾化,不过一般这种超深水也不建议用,因为一路到底,最后钩上只剩下一丁点饵芯,而且雾化脱落的饵,稍稍有一点点水流,都起不到底层诱鱼的作用。

    第二种情形:旁边的人能上鱼,自已这里却没动静,这个原因也不少。

    1、位置原因:有的时候,相差两米的两个钓位,一个猛上一个无口,我相信遇到的人不在少数。这种情况下,你会根据坐你边上的人上鱼很好而判定水下有鱼,而你钓不上来,其实特定的场合这种结论还真不成立。打个比方,水底有一道坎,一边高一边低,坎的两侧相差只有半米,但极有可能会出现钓深的一侧爆口,浅的一侧一条鱼没有。水底下的地势对鱼窝的形成影响巨大,所以很多地方就有那种黄金钓位,坐在那里无论换谁都会钓得不差。这比黑坑里的屁股正不正更玄乎。

    2、调目设定有误:上面讲的有口打不到鱼,我们说可以排除调钓的原因,但如果压根没口,则可能需要将其纳入考虑了。调平水钓一目不会太灵,但可能会太钝。野钓6米深的水,我想多数时候不会拿个2号袖钩去配1毫米的漂尾,那种两钩加起来压不到一目的可能性也不大。按理说两钩加起来只要超过一目,这调平水钓一目应该就不会太钝啊,这里就要说到一个细节,6米的水深,半水的平水调目是多深调的?如果是在三四米的水深甚至距水表一米的高度确定的平水,那就出大问题了。水深对半水调目的影响相当大,如果是一根0.8毫米的漂尾,在两米多深调的6目,等到上推浮漂到6米的深度,同样是半水,调目可能就只有2目甚至更少。同样,在深度悬殊较大的情况下调平水,到底的深度可能成了负向的目数了,此时别说调平水钓一目了,可能你调三目钓一目铅坠也触了底。铅坠触底即为小跑铅,不是特猛的鱼情,又不是刻意去跑铅,子线肯定不会短,浮漂出不了口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3、窝点的鱼被他人抢走:这点看似不太能理解,不理解是因为没有这样的认识,也没有经历过。我曾经干过一件“不道德”的事,到一条野河钓鱼,我去的时候看中停车位旁边的一处光水面,而两边各有一簇水花生,两个传统钓都在水花生的边缘打窝垂钓,我下竿之时,他们鱼上得还不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这里鱼上得越来越猛,最后两个传统钓彻底停口,收竿走人。本来没觉得有什么,他们窝里的鱼钓完了呗,但等我回家杀鱼时才发现,多数鱼肚子里都是酒米,可是我只用了纯商品饵……。我与两边的人都相距有四米左右,这就是高频率下饵抢鱼的效果。题主所问是不是这种原因,需要根据自己作钓场景的实际情况看看是否吻合了。

    最后的总结

    6米的水深,不是人人都会经常作钓,对于浮漂有口不上鱼的原因较为简单一些,无外乎钩大、饵大、鱼小。如果浮漂出不了口,那就需要结合实际作钓情况加以分析,悬殊较大的水深设定调目在任何场合都是不可取的,“找底后下拉浮漂子线长度调漂”这一句简单的话,是很讲究的一种做法。

    文末提个建议:在这种较深的水域作钓,一般建议调高钓低,尽量不要调低钓高,因为水线太长,线的硬度及其它因素的干扰,调低钓高水底的实际钩饵状态与设想的状态有时会有很大的出入。如果非要调低钓高,一定要从灵的一侧往钝的一侧微调或反向验证,比方题目中的调平水调一目,那你就下拉浮漂一目的距离看一下,钓目变不变,如果不变多数时候就是出问题了。


    江钓人狂龙,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所写内容都是自己多年的垂钓心得与实践经验,觉得回答对你有用可以关注一下狂龙,以后会有更多精彩内容。当然,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探讨交流。

    野钓鲤鱼水深6米怎样调漂?

    0.3的子线20~25公分长就够了,浮漂根据水深挑选,水深最好选长漂身的,翻身快的漂,水浅就只能用短身的漂了,不过也得选翻身快的,比方竹脚的。一 钓位的挑选 初春的水温还比较低,钓位应该选在水深1~1.5(假如水深一些。能够根据水的深度来调整线的长度)米左右向阳背风有草的水湾、河道的洄水处等,   在向阳背风有枯草的水湾处选窝儿,不要故意求远求深,只需有必定的深度就能够尤其在阳光充足的时候,此处的水温较其他水域要高2~3度,光合作用使这里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衍成长,是鱼儿们很好的食物源地,鱼儿们最喜欢在这里寻食、取暖、嬉戏,春季在水面较小的坑塘中鲤鱼还有沿着塘边巡游的习性。 二 钓具的选配   要因地形,地形选用.7米左右碳素或其他耐性好的鱼竿,这种鱼竿反响灵敏,又有很好的控鱼才能,中鱼后一般不会使鱼逃脱。在坑塘中垂钓时主要用4号左右,子线用2-3号的强力钓线,假如在水库中垂钓,那么线径就要增加了。   浮漂选用3~4号的孔雀翎或巴尔杉木材质的实心尾漂最好,这种漂浮力适中,正好与微口鱼相配,又能正确反映出鱼讯,既适用于钓大鱼也适用于钓小鱼,是一种很好的组合调配。   调漂是关系到垂钓胜败的重要条件。   (1)下钩挂恰当的坠子(但要注意不能过重,避免使下钩堕入淤泥。   (2)将浮漂根据坠底状况,增减铅皮使悬浮漂显露两目使坠下面的钩刚刚碰地即可。   鱼钩应选用的8~9号“伊豆”;子线要恰当放长些,上下两只钩的距离应加大到4~6厘米。

    在水深四米的水域野钓鲤鱼,明明有鲤鱼泡,为什么不咬钩?

    钓友你好,你这种现象很正常,我也遇到过很多次,让我来为你分析吧。


    究竟是不是鲤鱼泡?

    首先要确定钓点冒出的泡泡究竟是鲤鱼泡还是沼气泡,我想这点你应该会判断吧,沼气泡是死的,会一直在一个地方冒,而且出水即破

    鲤鱼泡多为一连串,在静水中成片成团,在流水中变成狭长的一片;因鲤鱼在水下不断变换位置拱泥觅食,故有时水面气泡间断移动泛起

    时间点不到不开口

    这个我亲身经历过好多次了,不过多半是天气比较热的时候,确定窝子底下就是有鱼,但无论怎么调整饵料、钓法都没用,只有到了四五点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才会开口觅食

    大家应该也有这种经历吧,鱼儿不想咬钩的时候就算把饵扔他嘴边都不一定领情,鱼要是想吃饵空钩都上

    有可能鲤鱼找不到你的饵

    我前两天刚回答过一个类似的问题,我说假设用玉米打窝再用玉米钓,底下一大片玉米粒鱼儿何时才能找到你钩上两个呢?

    题主说自己是用嫩玉米和颗粒打窝,然后再挂玉米垂钓,其实也差不多,我倒是建议不如换款饵或者把漂调整一下,改为一饵到底一饵悬浮试试

    其他方面也没有什么特别注意的地方了,线组浮漂应该问题不大,鲤鱼本身就比较胆小如果你确定是他进窝了,就应该减少抛竿的频率避免惊动他,没准多等一会儿口就来了。

    野钓鲤鱼水深6米怎样调漂?

    调一半钓一半,比如十二目的浮漂就是调六目钓三目。

    野钓深水,不能钓底,如何钓鲤鱼和鲫鱼?

    野钓环境复杂多变,既有天气原因,也有水体的因素。正如钓友的问题,如果野钓河流、湖泊水太深,扬竿、提竿等均不方便,另外鲤鱼、鲫鱼属于底层鱼,更喜欢在中下层水域逗留、栖息、觅食,两个因素共同作用无疑加大了垂钓难度。但并非不能垂钓,笔者曾多次见到有钓友在深水垂钓鱼口佳,甚至鲤鱼、鲫鱼连竿的情况。那么如何具体垂钓呢?为更好、更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笔者结合野钓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展开描述,具体如下。

    1、垂钓天气要选择恰当、合适

    鱼属于冷血变温动物,体温随周围水体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但每个鱼种都有最适宜的水温,比如鲫鱼最适水温是15-25℃,在这个区间范围内活性最高、摄食最积极。当水温大幅度下降时,特别是冷冬,鲫鱼、鲤鱼在趋温性的驱使下,多向深水区、水草处聚集,所以此时选择钓离底或钓浮,显然不太合适。如果条件允许尽量选择气温适宜、水温在20-25℃范围内,这个水体温度对于属于底层鱼的鲫鱼、鲤鱼来说,活性高、摄食也积极,有游向其他水层觅食的动力。同时尽量选择气温稳定、波动性小的天气,鱼调节体温过程中,需要配合其他器官,不仅消耗大量能量,还有强烈不适感,摄食积极性会显著下降,所以量避免选择温差变化幅度过大的天气。

    2、巧选、使用窝料,将鲤鱼、鲫鱼诱集至目标水层

    恰当、合适的水温,利于鲫鱼、鲤鱼离底或上浮,但要把鱼吸引至窝点,并且长时间逗留在窝点,则要配合窝料的使用。红虫颗粒或酒米是常用的鲫鱼窝料,发酵的老坛玉米、小麦则更多用于诱集鲤鱼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颗粒窝料比重大,入水便沉底,显然不合适。所以为适应钓离底或钓浮的需要,需要选择粉末状、散落雾化佳的窝料,比如玉米面、豆饼粉末、豆渣,或者其他专门用于钓浮的商用粉末窝料。这种窝料比重轻,入水后缓慢下落,过程中不断雾化、散落,窝料分子在窝点各个水层扩散、传播,将周围水域的鲫鱼、鲤鱼诱集到设定水层。因缺少中颗粒成分,也避免将鱼引至中下水层。

    3、饵料选用有技巧,雾化、味型、适口性要突出

    鲫鱼、鲤鱼属于杂食性鱼,蚯蚓、红虫、小麦、玉米、米粒,以及各种味型的商品饵料,均能能摄食,但都有适用的水体环境,在钓离底或钓浮的环境下,显然不都合适。结合前文窝料的使用特点,建议选用适口性佳、能雾化的商品饵料。相比用于钓底时的饵料,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能雾化,但雾化不宜过快。钓浮显然饵料比重要小、轻,钩饵入水后就位时间较长,如果雾化太快,留给鱼吃口的时间太短,不利于鱼的摄食。饵料缓慢雾化,在钩饵下方形成柱状雾化带,刺激鱼的视觉,也利于鱼的捕食。二是因需要窝料的配合,为突出饵料,便于鱼发现摄食,所以要求饵料的味型、适口性要强于窝料,做得更精细、醒目,这点需格外注意。

    4、垂钓方式有技巧、策略,尽量兼顾各个水层

    前文提到,投掷的粉末窝料,分布在各个水层,很可能每个水层,均有鲫鱼、鲤鱼逗留、游弋的身影。所以为建个各个水层的鱼,提高吃饵、中鱼比例,这种情况下行程钓法、飞铅钓法是两个经典应用。飞铅钓法,即上移铅坠至距离8字环10公分或15公分的位置,或者极端情况下,铅坠紧靠浮漂的下脚,这样相当于延长了子线的长度。钩饵入水后,饵料缓慢下落,延长了穿越各个水层的时间,给鱼发现饵料、吃饵留出充足的时间。再者钩饵缓慢下落的过程中,类似于在水中自由下落的小虫,动感十足,加之对鱼视觉的刺激,很容易吸引鲫鱼、鲤鱼的注意,进一步利于鱼的捕食。

    5、饵料、窝料使用注意频率

    钓离底或钓浮,不同于钓底,窝料能长时间在水底留存,钓浮的粉末窝料,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补充,很容易被鱼群吞食干净,而游动离开,所以打窝要注意频率、节奏,保证时刻窝点有窝料的存在,特别鱼口明显减弱的情况下,要及时补窝。但也要注意用量,不至于鱼吃得太饱,忽略饵料。同理,饵料也要注意频率,通过有节奏的扬竿、提竿,使窝点鱼群时刻处于兴奋、积极摄食的状态,提竿上鱼频率。

    写在后面

    本文从垂钓天气的选择,到窝料、饵料的使用,再到垂钓的方法技巧分别做了描述,通过这些工作只能说获得高渔获的几率更大些。钓鱼是系统工程,资源是首位,除去本文所讲的这些内容外,像钓鱼人的提高技巧、饵料搭配的细节,对浮漂动作的理解等,均能影响最终的渔获。钓鱼人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因多通过实战总结经验、技巧,相信不久便有更好的渔获。

    原创:野钓分享

热门话题 更多